【贵阳故事_地名趣说】01 贵阳的标徽甲秀楼

白云观察 发表于 2021-9-24 20:4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贵阳的标徽甲秀楼

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城市的标志和微章。“甲秀”二字,寓意深刻,不但点明景致甲于黔中,而且寓有“科甲挺秀”的殷切希望,期盼贵阳人才辈出。

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6年),它是一座三层三檐的四角攒尖顶阁楼,屹立在南明河中的鳌矶石上,与浮玉桥、翠微园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一道明媚的风景线,一条悠长的文化线,从古绵延至今,把古老的文明延伸到现代社会。

在回水荡漾的涵碧潭上垒石作鳌矶状,在鳌矶石上建起了一座高楼,颇有独占鳌头之意。

清末,贵阳文士刘韫良作《甲秀楼长联》,用一百七十四字精炼地描绘了贵阳山川形胜,浓缩了贵阳的历史沧桑,点出了贵阳文化的精神。“五百年稳占鳌矶,独 1596年始建在南明河上的甲秀楼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甲秀楼旁的石拱桥,远远看去,似漂浮在水上的一条玉带,故名“浮玉桥”,又因是巡抚江东之创修而称“江公堤”。这座桥原为九孔,现在有两孔被公路埋没。半圆形的桥孔,倒映在水中,刚好是一个正圆,有如水中明月。因为桥建在回水激荡的涵碧潭上,水流在此回环,仿佛是河水倒流,故有“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民谚。透过清晨的薄雾,落日的霞辉,远望桥上行人,引起几多怀想。在桥上建有供人歇息的涵碧亭,亭前柱子上有副点景的楹联,“水从碧玉寰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就是这里风光无限的写照。

 

(1596年始建在南明河上的甲秀楼)

通过浮玉桥便可到达南岸的翠微园,这是一座庭院式园林建筑。明初有僧人在此建南庵,大思想家王阳明游此作《南庵次韵》二首,诗中写道:“隔水樵渔亦几家,绿岗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以后又有人在此建过圣寿寺、武侯祠、观音寺、万佛寺、水月寺。明朝灭亡后,驻踏贵州安龙的永历王朝又建拱南阁,在大殿二楼的大梁上保留着“永历乙末年孟秋月吉旦”的字样。“永历乙末年”即永历九年、顺治十三年(1655年),至今有350多年的历史,是国内永历时期唯一幸存的寺庙建筑。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贵总督阮元登寺游览,见一阁建于水滨,“半边山楼,半边水楼”,颇有诗意,命名为“翠微阁”。园内有当代著名女书法家箫娴(贵阳人)的书法作品陈列馆,她所题的“飞檐甲天下,落影秀里中”的对联,隐含着“甲”与‘秀”的意思。
从古至今,甲秀楼都巍然耸立在南明河上,与城东的文昌阁一起,越几百年时光,演绎出几多激动人心的故事。2006年,国务院公布将甲秀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甲秀楼(网络图)

 

来源:贵阳故事同名书籍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甲秀姐 发表于 2021-9-25 21:1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欢迎分享,推荐首页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