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勇烈路
大家都去过吗?
听说那边有个无痛穿耳的老爷爷,手工穿耳一点也不疼,所以就拉上同事去找老爷爷打耳洞,老爷爷是纯手工穿耳,15元/一个,只能付现金哦!
勇烈路位于中华中路中段东侧,西连中华中路,东接富水北路,街道不长,看起来也很平平无奇,但就是这条短短的老街道,承载了贵阳历史上几大闪光的人文历史。
今天的勇烈路,昔日的王家巷。
这是老贵阳经常说的一句话,其实以前这里还叫“谯楼边”或“钟鼓楼”。
明代至民初的时候,这里有着贵阳最早的地标性建筑——谯楼,又叫钟鼓楼。这座钟鼓楼比文昌阁和甲秀楼这两座贵阳地标性建筑要早两三百年,所以民众习惯性的把这里称作“钟鼓楼”。
有史料记说,“钟鼓楼为贵阳旧时用以报时鸣钟鼓之所或观察敌情的瞭望哨,其址在王家巷口。”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宫室》载:“谯楼,在治城内宣化坊北。即元故城北之址。本朝拓城而。成化间太监郑忠重建。高五十尺,周五步。复出闾阎,俯瞰一郡。上置漏壶,钟鼓以节晨昏。”就是说站在谯楼上,可以“贵阳全城一望收”,“钟鼓齐鸣全城闻”。
时过境迁,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钟鼓楼的身影,但是它的故事留在了很多老贵阳的记忆里。
在勇烈路还有一位全国闻名的维新派人物李端棻(fēn)。李端棻(1833——1907年),字芯园,世居勇烈路,他29岁中进士,入翰林,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今教育部长)。
在勇烈路Nectar One咖啡店的楼下小花坛里,有着一块书本形状的石碑,上面记载了李端棻的生平。
经过时间的推移,书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贵阳市还设立了李端棻纪念馆来纪念这位教育先贤,纪念馆的位置在南明区永乐职业中学附近。
李端棻(fēn)对于近代贵州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贵州巡抚聘李端棻主持贵州经世学堂讲席。李端棻、于德楷、乐嘉藻(采丞)、李裕增四人出于“谋黔省教育之发展,振兴贵州文化,培养新学师资以应教育发展之需求”的目的,创设贵阳公立师范学堂(该学堂是贵州第一所师范学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李端棻联合士绅于德楷、唐尔镛、任可澄、华之鸿等,将原设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至雪涯洞,改设为贵阳中学堂,即贵阳市第一中学的前身。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贵阳中学堂改称通省公立中学堂。贵阳公立师范学堂更名为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
除了钟鼓楼和李端棻之外,这里还有一段让贵阳人骄傲的历史。
曾经勇烈路还叫王家巷,这里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了贵阳第一批“万元户”。
“万元户”这个概念,放在现在或许觉得很平常,但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可不得了,那时候人们工资大多只是一个月才几十元钱,又没有百元大钞,万元真的是个比较大的数目了。
那时候不到王家巷,就等于不到贵阳。
王家巷最为辉煌的时候要属八十年代,那时贵阳最大的百货市场就在王家巷,当年王家巷里的个体户达到百余户,巷内全部设满货摊,吆喝声此起彼伏,是贵阳年轻人购物的潮流之地。
个体经济的发发展,让这条默默无闻的小巷,变为一块令人瞩目的寸土寸金之地,王家巷也成为了贵阳成功发展个体经济的一张名片。
后来,市西路大型百货批发市场的崛起。
1997年,相关部门根据规划拆除王家巷、黑羊巷、正新街和贯城河上的各种百货、服装顶棚市场和临时摊位,王家巷市场的商业传奇落幕。
“王家巷”的商业繁华时期,吃货君并未亲身经历到,不过关于这里万元户的故事,吃货君倒是听说过很多。
对于许多上了年纪的老贵阳人,“王家巷”三个字是他们难忘的“回忆杀”,在王家巷买的第一条牛仔裤、第一双丝袜、打了第一个耳洞、第一副“水浒扑克牌”...这些记忆一直留在脑海里,在今天也闪闪发光。
曾经商海起伏的王家巷,已改名为勇烈路,恢复成贵阳市内一条再普通不过的道路。现在的勇烈路是什么样子的呢?
朱射斗英勇善战,遇事冷静果断,被敌视为“虎”,素有“朱虎”之称,嘉庆五年(1880年)初,义军在冉天元率领下由定远渡击至蓬溪高院场,朱射斗战死,时年七十六岁。闻讯,嘉庆皇帝十分痛惜,下诏照提督议恤,赐二等轻车都尉世袭。嘉庆八年(1803年),入祀昭忠祠,赐谥“勇烈”。
如今在勇烈路上,已经看不到勇烈祠了,但是“虎将”朱射斗将军的故事,一直镌刻在贵阳城的历史里。
勇烈路除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外,现在这里还有很多美食,随便走一圈都能吃得饱饱。
提起勇烈路很多90后的记忆,应该是一个手工穿耳的老爷爷吧,很多贵阳人的第一个耳洞都是出自他手,爷爷性格很好,虽然是手工穿耳但是不会很疼,也不会发炎,在勇烈路很有名气。
如果说想体验“韩国味道”,很多人都会选择这勇烈路上这家金德吃,店里有很多韩国小吃,尤其是炸鸡很受欢迎,店内没有花哨的装修,蓝色+灰色的主色调,拍照真的可出片了。
我们那天去的时候,还遇到敲可爱的小女孩在店内拍照。
前一阵很火的“什么是快乐星球?”,吃货君在勇烈路找到了,这种泰国突突车奶茶吃货君还是第一次看到,小小的突突车上载满了做奶茶的工具。
店里做的都是泰式奶茶和小吃,饮品的名字很吸睛,比如这个手打渣男/渣女柠檬茶。
由于天气冷,吃货君那天没有买,所以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就不给大家推荐哪款好喝了。
勇烈路口这家鲍师傅,好像是贵阳首家,生意真的超级好,排队的人就没有断过。
吃货君之前排队买过,他家的肉松小贝真的是YYDS,但是吃了几个就会觉得腻,建议大家一起拼单买着吃!
在勇烈路闲逛的时候,总是能闻到一股烫菜的香气,最后锁定在路口这家筒骨汤烫菜,五毛/串、蘸水1元/份、米饭2元,最低消费10元,这个价格真的很划算了!
虽然店里门面不大,但是蔬菜都很新鲜干净,味道也很香。
一直听说勇烈路有家很好吃的鱿鱼,应该就是这家程记火爆鱿鱼了,隔老远就闻着好香好香。
香喷喷的蛋包洋芋谁能拒绝呢?路口这家宝妈蛋包洋芋是朋友推荐过的,她家的洋芋炒得很入味,分量也多。
不得不说,勇烈路这条路虽然不长,还真的是美食云集,烤肉、小吃都有,旁边就是南国花锦,周围也有好几条老街,真的是好逛又好吃。
贵阳的老街老巷很多
随意漫步在城中
可能不经意间路过的、走过的
就是一条充满故事的老街道、老巷子
关于勇烈路,大家还知道那些故事呢?
你们最爱逛的老街,是哪一条呢?
评论区留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