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历史片:《决战中途岛》
导演: 罗兰·艾默里奇
编剧: 韦斯·图克
主演: 艾德·斯克林 / 帕特里克·威尔森/伍迪·哈里森 / 卢克·伊万斯 / 丹尼斯·奎德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中途岛在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位于檀香山西北1200海里处,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直接关系到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的安全,因为中途岛向西到日本横滨与向东到美国旧金山的距离相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途岛战役发生于1942年6月4日,距离日本偷袭珍珠港不过半年的时间。日本海军想要借偷袭中途岛,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以获得太平洋战场的绝对主导权。但因美国方面已率先破译出日本海军的情报密码,对伏击日本海军已做好精密部署,导致在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海军大败,日本战无不胜的形象被彻底粉碎,中途岛战役也因此被称为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该战役的胜利深深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士气,成功扭转太平洋战争局势,为盟军大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决战中途岛》因何而来
本片《决战中途岛》正是取材于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导演艾默里奇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为观众梳理了整个中途岛海战中美日双方的前期战备对比、战略部署、战争时机的敲定以及几次扣人心弦的空战戏。
▲ 中途岛战役历史照片
其实拍摄中途岛战役的想法在艾默里奇心里已经孕育了20年,但囿于制作成本及特效制作技术的不成熟,这部电影迟迟未有雏形。直到他遇到与其有同样想法的编剧韦斯·图克,两人一拍即合后随即开始创作,最终于2019年将中途岛之战的故事搬上大银幕。
为了保证电影事件中的真实性,罗兰·艾默里奇与工作人员参考了有关中途岛战役的的上百本书还有大量的照片与纪录片。曾获得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的《女斗士》对艾默里奇帮助很大,这部曾在航空母舰上实景拍摄的纪录片给了艾默里奇很多启迪。《决战中途岛》的很多战斗场景都参考了这部纪录片。
▲ 《女斗士》海报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加入了好莱坞导演约翰·福特在中途岛战役中拍摄纪录片的场景。当时有280架飞机来轰炸中途岛,福特不顾生命危险,没有躲进防空洞,而是跑到屋顶去抓拍,他也因此受了伤。
罗兰·艾默里奇之所以想要拍摄这个关于太平洋战役题材的电影,是因为他的叔叔。艾默里奇的叔叔曾是一位飞行员,因为在战斗过程中驾驶飞机频繁地骤升骤降,肺部留下后遗症,但因为当时落后的医疗水平,他的叔叔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去世。这件事在艾默里奇的心里挥之不去,成为了他对中途岛战役的情感链接。
▲ 中途岛战役历史照片
虽然《决战中途岛》这个项目从萌芽到落地让艾默里奇等待了20年之久,但他并没有懊恼,反而因此高兴。因为电影技术的演变让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成为可能,“这在20年前是做不到的”。
艾默里奇曾说:在战争片中,逼真的视效至关重要。所以为了保证电影大型战争场面的视觉效果呈现,他使用了大量的特效。
《决战中途岛》的整个影片中大概有1500个特效镜头,而且也布置了很多大的实景,比如企业号航母,还有很多室内布景。
他也坦言,片中视效最难的部分是飞机的俯冲镜头,因为这类动作需要很精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足够逼真。但是还原的难度极高,在拍摄所有飞机俯冲镜头后,他发现画面呈现不满意,结果又返工重新来过,“不过6周后看到新的效果,又觉得确实更加真实了”。
导演与演员的双重助力
电影《决战中途岛》虽然是罗兰·艾默里奇第一次执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战争电影,但其中飞机战舰相互交火、鱼雷导弹激烈轰炸等场面依旧火爆震撼。因为视效大场面是影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绝对的擅长领域。
在拍摄《决战中途岛》之前,这位被称为“世界地标毁灭者”的德国导演,最喜欢拍摄的电影题材是灾难片。无论是讲述外星人入侵的《独立日》,还是表现地球末日的《后天》、《2012》,抑或是用好莱坞风格展现怪兽的《哥斯拉》,都是他曾执导的作品。
《后天》电影片段
早在年轻时,他的“末日情结”就已经初露锋芒。1981年,艾默里奇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短片——《诺亚方舟法则》。这部讲述了20世纪末,科学空间站的宇航员维护宇宙和平的科幻灾难电影还曾获得了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诺亚方舟法则》海报
而本片除了恢弘逼真的大场面之外,人物的群像戏也是也是电影的一大亮点。在这其中,很多人都奉献了精彩的演出。比如在电影中饰演飞行员迪克·贝斯特的艾德·斯克林以及饰演电报破译员莱顿的温子仁御用男主帕特里克·威尔森等等。每个人都在电影中刻画了不同的人性剖面。
艾德·斯克林
帕特里克·威尔森
今晚,就让我们走进【佳片有约】《决战中途岛》,见证这场扭转二战太平洋局势的战役!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