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对于很多贵阳人来说,基本上都没见过贵阳的城门。尽管目前贵阳的地名中还保存了一些以当年以城门命名的地方,比如大西门、次南门、大南门、六广门等,但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当年这些个城门是什么样子,甚至也不知道过去贵阳有几个城门。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老贵阳的城门。
“门”是房屋、围墙、栅栏、车船等地方围起来的出入口。古代人修城池、砌城墙是抵御盗匪、防猛兽、保平安的措施。在贵阳,有“九门四阁”之说。其中,贵阳人所说的“九门”是指明、清时期贵阳城的九座城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拓展,耳熟能详的九个城门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如今,贵阳很少有人说得清楚九座城门的名称及其情况。
贵阳城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宋朝时,贵阳已有围起城墙的土城。贵阳城垣建于狭长的盆地之中,四周环山,地势险峻,历来有“五虎三狮一凤凰”的说法。到了元朝,贵阳被称为顺元城,寓意归顺元朝。元朝时期的贵阳城仍是夯土筑就的土城,上面修筑有城门楼,是守城卫兵瞬望的谯楼。顺元城的规模不大,只有四座城门,南临南明河,东抵老东门,西至大西门,北门在王家巷(今勇烈路位置)。元朝末年顺元城毁坏,仅残存城北鼓楼遗址。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章在其《黔记》中有“元旧城址狭隘,城垣卑薄”的记载。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修贵阳城,这是贵阳城规模拓展的重要时期。明代,在顺元城的基础上将土城墙替换为石城墙的过程中向外扩展,城区北面由王家巷处拓展至北门桥河边,也就是今天喷水池一带。城门也由元代的四个增为五个,城门楼也新建扩大。贵阳城墙重建后城墙墙基宽二丈,城墙高二丈二尺,城墙周长达九里,计一千三百零九丈,设有二千二百四十三个垛口,并建有六座城楼和十五座小月楼。在贯城河入口处设北门水关,又在贯城河入南明河处修建了南门水关,已能满足护城与城内军民用水之需。
城门名称也各有含义:南门因驿道过此门往北可通往京城而称“朝天门”;西南方的次南门取“德政教化”之意而称“德化门”;东门为显示明朝武功和军备强盛取名“武胜门”;西门方向可郊游览景通往圣泉观而称“圣泉门”;北门之外为水西及水东土司辖地,为显示统治者的抚民大略“怀柔远人”,则取名“柔远门”。
随着人口的增加,整个贵阳城又面临发展空间的问题,万历年间,郭子章就曾奏请朝廷在北门外修建贵阳外城,但没有获得批准。到了1626年,明朝政府才决定在贵阳修建外城,增砌外城城墙长六百余丈,新建的外城设置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新东门。新东门则是相对老东门而言的俗称,修筑竣工后取名“小东门”。城垣的延伸扩大,从根本上改变了贵阳城的原有格局。
贵阳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首建石城,周围九公里共建五座城门。明天启六年(1626年)再修贵阳外城,周围600丈再筑四座城门。这两次修建后,遂形成贵阳“九门四阁”之制。
只可惜,现今除了文昌阁,其余灵官阁、皇经阁、玉皇阁这三阁早已不见踪影。
明朝末年,贵阳城垣的特点是南北长、东西短的一个不规则椭圆形,贯城河从城中蜿蜒流过。城区规模相当于之前贵阳旧城的两倍,城墙上设有垛口,在南门的城楼上还设有炮台,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城内的街道也以石料铺就,内城与外城相互连接,城市格局形成。清代对城墙增高和修补迭次开展,石城墙周围略有增加,为九里七分,城垣得到扩展。
除新城的四个城门以外,贵阳九个城门中,老城的五个都更改了名称。贯城河上修建了北门桥,新、旧两城之间以北门相通。与中原的城垣相比,贵阳的城门口虽然没有吊桥,但是九个城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对联。
老东门在今文昌路的位置(也就是省医附近),明代称武胜门,清代称昭文门。城门的对联是“楼伫蟾光先入座,山随龙势远穿城”。
文昌阁建在老东门的月城上,至今仍然保存有一段古城墙,墙高二丈七尺,城门曾被毁,后来修复。
次南门城门在今都司路西端,因居南偏西所以叫次南门,明代称其为德化门,清代称其为广济门。原古城墙上建有回龙寺、关帝庙。次南门的对联是“排闼双峰青对峙,绕城二水翠交流”。
大西门在今交通街与瑞金中路交汇处,明代称圣泉门,清代称振武门,民国时期改称中山门。城门外狮子山下多为菜地,洗马河两岸皆为稻田。大西门的门联是“近听河声宜洗马,远窥山意欲搏狮”。
北门在今喷水池旁,明代称柔远门,清代称布德门,是古时旧城与新城的分界线,过去贵阳城出名的“十二街市”之一的凤鸣桥市就在这里。北门的对联是“笙歌十里市中市,冠盖千家城外城”。
威清门在今威清路,是可通达威清卫(今清镇市)而得名,即黔灵西路(原来叫正阳路)的末端,也因为位于贵阳城西面,俗称威西门,此门的对联是“峰挺狮形争巽位,岭穿龙脉演乾戈”。
六广门在今中华北路与白鹭巷交汇处。此路是明代贵阳通水西的要道,因可通修文六广河得名六广门。六广门的门联是“关雄北控三巴远,江险西围六广深”。
洪边门也称红边门,在今天普陀路与豆腐巷交汇处。因出此门可通往洪边十二马头(即今开阳)而得名。城门联是“隔岭田耕乌当近,插云山拥鹿疃高”。
小东门也称新东门,在今黔灵东路与余家巷交汇处,因区别于城内原来已有的东门而取名新东门。城门书联是“谷播元辰农待雨,花探上巳女如云”,这副对联绘出了城门的田园景色。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城门原先的防御作用逐渐消失,甚至对城市发展有一定影响,于是民国时期贵阳城门被陆续拆去。
自1927年起,开始拆除北门城墙,1936年,大西门、威清门、六广门的城上谯楼被拆改建碉堡,大西门侧另辟中山门。
1937年又拆除大南门月城,改建广场,在其侧另辟中正门。
1938年在老东门一侧另开一口,使中山路延伸衔接环城马路。
1939年先后在城墙周围开辟城门。新开的城门有:禹门、指月门、会文门、中山门、雾云门、乐群门、忠烈门、三民门、世杰门、飞山门、虚门等,并且在城墙上增加出口。
到1947年初,贵阳城门被相继拆去,大西门残存城门的石头被工兵抬去修建市西小学,城墙基本拆除,仅残存文昌阁、水磨河、民族巷等部分墙体。至此,贵阳已无城门,只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贵阳九门的故事留在昨天历史的长河中,贵阳今天日新月异的变迁,还要继续告诉明天贵阳的未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