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轻摇,凉风徐徐,是旧时夏日的兴味。
中国的扇子,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扇子,并不是做取凉之用,而是一种礼仪工具。晋崔豹的《古今注》中有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五明扇,古称“箑”(shà),形状像是两叶门扇,由两个人手持,立于君王身后,表示广开求贤之门。到殷周时,又有了用野鸡尾羽制成的“雉尾扇”,作为贵族仪仗,既可以遮尘蔽日,又可以彰显权威。
西汉以后,才有了用来取凉的扇子。那时候的扇子形状像是一把菜刀,是用细竹篾编制而成的,也称“便面”。
除了扇风遮阳,便面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当遇到不想见的人时,可以用它将自己的脸遮挡起来,避免尴尬。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位老者举着一把扇子挡住了自己的脸,旁边骑马的人似要与他打招呼,而他并不想理会——以“便面”遮脸,就避免了双方的尴尬。
东汉时,扇子的形状终于改进,有了像明月一样圆圆的扇子,称“合欢扇”。因为是用丝、绢、绫罗等织品做的扇面,便于刺绣,又叫“纨扇”或“团扇”。班婕妤的《怨歌行》中就曾写:“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以素面团扇比喻自己被冷落的命运。
一柄团扇,可以绣上或绘制精美的图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成各种形状,比如: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等,再配上扇坠、流苏、玉器之类的装饰,甚为精美。唐时,已成为闺阁女子间流行的饰物。
不过,团扇并不是女子的专属,文人雅士也常手持团扇,宴饮雅集。
宋时,在团扇上刺绣、作画已蔚然成风。尤其在徽宗的影响下,民间也兴起了画扇、藏扇、玩扇的风潮。譬如,在南宋都城临安的夜市,就出现了专门代人画扇面的小摊。对此,陆游诗中曾有过描绘:“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那时折扇已经初露头角,不过直到遇到明永乐皇帝,才迎来属于它的时代。
对于这种能开能合、便于携带的扇子,永乐帝甚是喜欢,他让内务府制作了大量折扇,并在扇面上题诗赋词,分赠于大臣,一时成为风潮:当时的文人雅士,必人手一把折扇,以示雅趣;相互之间还经常互赠折扇,表喻友情别意。
从此以后,折扇与团扇各占一壁江山,一面娇柔,一面飒爽,走出了中国扇子的美学之路……
团扇与美人,总是佳配。《红楼梦》中,姑娘们或是执扇而立,或是掩面浅笑,亦端庄,亦灵动,如花面相映,让人看得欢喜。
而在电影《青蛇》中,张曼玉、王祖贤巧笑倩兮,秀色半掩,则是另一般的妩媚了。
一柄团扇,就如画龙点睛的那支笔,渲染着女子的柔媚与多情,也点亮着这一刻的曼妙与雀跃;若无它,女子们的各般情态,怕都要大打折扣了。
不止是容态,美人们的情思,也婉转流淌于团扇之上。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百无聊赖,是“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的娇怯含羞,也是“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的寂寂闲情……
是啊,手执一面团扇,心情不觉也会生出几分诗情画意来。扇面之上,或是一首小诗,或是一枝素雅兰花,或是一枚盛放的牡丹,轻轻摇起,香风暧暧,情思缱绻,仿佛自己也走到了画中间……
相比团扇,折扇在开合之间,自有一种洒脱不羁的风度。
梅兰芳先生创作的京剧《贵妃醉酒》中,杨贵妃使用的就是一把绘有大团牡丹的金底折扇,与贵妃的美艳姿容相得益彰。
而在昆曲《桃花扇》中,李香君因不屈从强权,血溅与侯方域的定情折扇,后点染而成瓣瓣桃花,又让这扇子承载了几分刚烈与凄艳。
文人墨客视折扇为“怀袖雅物”。日常出门,便将折扇放在袖子中,经常边摇扇边吟诗作赋。在影视剧《四大才子》 中,便是人手一把折扇,儒雅又风流。
打开折扇,就打开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一面为诗词,字字倜傥;一面为画卷,笔笔风流——是文征明的古柏竹石,是张大千的小品,是郑板桥的墨竹,是齐白石的花鸟……是看不完的中国水墨图。闭合折扇,便如刀剑回鞘,敛起所有光芒,默默藏于袖中。
在颇具审美眼光的中国文人的推动下,折扇扇面的绘画与书法日益精妙,工艺也愈发精湛:扇骨的选材有名贵的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还可雕成琴式、如意头、竹节式、蚱蜢眼等不同形式,再附上精致的扇坠、扇囊、扇盒,堪比收藏品。
《红楼梦》中,那个爱扇如命的“石呆子”,就收藏了20把老扇子,扇骨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制成,扇面皆是古人写画真迹,非常珍贵。可惜后来招人抢夺,丢了性命。
折扇不仅在国内风行,17、18世纪时,更曾远销欧洲,以其精美的做工和绚丽的图案深得贵族人士的喜爱,一度成为欧洲国家宫廷中结婚、加冕、舞会等重要仪式的礼物或纪念品。
那时候,最中国的,便最时尚。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扇子早已超越了它的实用功能,是中国人美学生活的结晶,浪漫情思的映射,更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
小扇摇,清风起,曳曳生姿里,又见那个美的中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