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有些文化是被方言所承载的,如果当地人日常交流都放弃了方言,实际上就是抛弃了自己地方文化,殊为可惜。
现在大多数家长与孩子交流都不用方言,而用普通话,我觉得是矫枉过正了。学校教育、电视节目、网络视频都是普通话的天下,如果本地人自己交流再不用方言,方言就真的在〇〇后这一代消亡了,随之消亡的还有本地的文化。
都觉得贵阳方言土,其实深究起来,方言中不乏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照顾”,方言读作“zao fu”,很多人以为是“招呼”,实则是“照拂”。“照拂”一词,现代书面文已不多见,常见于早期白话文学中,但却活生生地在方言中运用。再看“归一”,在方言中代表完结,正合“九九归一”,颇有哲学意味。再看茅厕(si),厕今读ce,但古音ci,无论读ce还是si,都是古音流变。还有一些诗词,比如《忆秦娥娄山关》,用普通话读,总是差点什么,我们虽不会湖南方言,但即使是用贵阳方言来诵读,顿时气势就上来了。
我也不是文人,只是普通市民而已,希望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有赞同的朋友,不妨与孩子交流时,多说一些方言,也算是延续一下本地文化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