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师节特别策划——致敬教育工作者,老师您辛苦啦!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三尺讲台,却带领我们领略山河湖海,他们是指明灯,是罗盘,是我们人生的领航者,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教师!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致敬在岗位上默默耕耘的老师们!
楔子说“先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想做的事”。“应该做好的事”——自然是坚守自己的选择,对幼儿教育事业负责,对孩子负责,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回想起自己选择学前教育这个专业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初衷,楔子说:“说来滑稽,那会儿只觉得小朋友天真可爱,天天和他们一起玩耍,这是一份让人开心快乐的职业,理所当然的就选择了。”
事实也如楔子当初所想的一般,这确实是一份开心快乐的职业,因为面对的是一群3—6岁的孩子,他们本身就是快乐源泉。工作能带来快乐,也需要承担一些响应的责任和压力,如孩子本身活动、在园安全、家长工作等等。在幼儿教育中,楔子特别注重家园配合,因为她认为,教育孩子不是老师或者家长某一方的工作,两者更应该结合起来,为了孩子的发展共同努力。对于那些不认同也不配合的家长,楔子就天天挨个打电话,和家长沟通,分享孩子在幼儿园成长的点点滴滴,长此以往,楔子的工作取得了成效,班上的家长都很配合工作,大家还表示,每天不管时间长短都会抽空陪伴孩子。
除此以外,楔子还有自己和小朋友沟通的“独门秘诀”——画画,她认为,画画是最能直接体现小朋友心理变化的方式之一。有一次,楔子依旧让班上的孩子自主画画,其中一幅画让她最为好奇,当她问女孩儿为什么自己在篮子里时,女孩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弟弟,我在篮子里,我会被带走的......”联想到这段时间女孩儿经常闷闷不乐,也不爱搭理身边的人,楔子就找了家长沟通,才知道爸爸妈妈给女孩儿生了二胎弟弟,平时太忙忽略她了,这才让她以为自己会被送走,楔子多次找女孩儿聊天谈心,也让家里人多注意孩子,后来时间长了,孩子慢慢感觉到身边的人对自己的爱,整个人变开朗了许多。
在所有工作之余的时间里,楔子便抽出所有能利用的时间进行创作,期间向大家输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2018年7月发表《缔造者》《归客恋曲》诗集于麦林文学网,2018年8月入驻选刊文学,12月获选刊文学奖前三强“思想性 艺术性 文学性 可读性”。2018年12月参加世界联合诗会,同年发表散文、诗歌于微文学平台。2019年发表散文《八零的化石,老故事的我们》于青年文学杂志,同年发表诗作《我想》于九天文学,笔若诗歌网签约诗人。2020年撰写小说《大清传奇》发表于豆瓣网,2020年10月获“青年新秀作家”。
也许是工作性质的缘故,也许是来自积极乐观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以来楔子都保持着开朗从容的心态,这种心态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未来的时间里,楔子表示会继续保持热爱,做好自己应该做和想做的事。对于教育,楔子会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去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对于写作,这也正是楔子“想做的事”,工作之余,总得有那么一件热爱的事,这样人生才不至于单调乏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