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小诗

金戈 发表于 2022-5-22 16:2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生活中的小诗》是我从2018开始持续更新的摄影系列,讲述了我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体会到的,那些充满节奏、短小有力的诗句。摄影对我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记录,它虽然是“虚构”的,却也不是“假”的,我很痴迷这个感觉。

   从初中开始就变得不善与人交际的我,独处和沉默不语的时间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我会习惯性地观察周遭的事物。而对摄影的兴趣好像很自然地就发生了,从刚升入高中拥有第一部智能手机时就开始喜欢到处瞎拍拍,顺理成章地把我观察到的生活细节都留存下来。再后来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还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我对艺术的热爱也在此刻渐渐明晰,通过镜头去表达了自己的很多想法。

   也许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素描和油画的缘故,我对色彩、构图与明暗比较敏感,也会更喜欢浓郁饱和的图像。摄影于我而言其实就像写诗一样,抛开逻辑和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种诗性的思考,被拍摄的客观事物便承载了我全部的情感。这些特点也奠定了我选片的标准。

   意识到这件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在身边寻找流动着的场景,没有任何过于清晰的线索露出,这些平静温柔的片段拼凑起了我理想中的生活。

   长期的社交恐惧和内向的性格使我从很早开始就失去了纯粹的直视并观察街上行人的能力,平时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潜意识里更多的都是通过行人来观察自身,思考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并无意识地做出了一些表演性行为。

   在街头摄影的时候便改善了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过分关注。透过取景器仿佛隔了一层薄薄的面纱,让我能够去仔细观察平时不敢直视的人物,削弱自身的存在感。在那些时刻我好像与空气融为一体,总算渗入了群体之中,却又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不过即使如此,我的镜头中还是鲜少出现任何人物的正脸,因为那样就会打破我想通过摄影所打造的乌托邦的平衡。

   我喜爱的拍摄方式是留下大量余白,只记录当下模糊的情绪,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观众进入我营造的空间。一双剥着橘子的纤细的手,静静躺在水底的盆植,模糊的扎辫儿女孩的剪影,透过倒置的鱼缸凝视街景……

 

   这种碎片式的语言反而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往上增添其主观情感。它是基于真实的世界,却胜于真实的事件,它是充满欺诈性与诗意的,这一点让我很是兴奋。

   这一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冬季,新冠疫情在全球还未蔓延到如今的程度,当时我还和朋友在学校附近的小公园里一边荡秋千一边畅想春假去哪里旅游,因而拍出了这样轻松明亮的画面。现在回头再看令人唏嘘不已,没想到这已经是我在伦敦最后一个真正平静放松的时刻。

   而这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刚拥有相机没多久,坐在江边休息的时候随手拿起来按了快门。不仅过度曝光且也没对准焦,但仍然是我从开始摄影到现在都非常喜欢的一张照片。只要看见它,就会想起那年那天沐浴在秋风与暖阳中的黄浦江畔,阿爷阿娘抱着他们的孙子骑着“小电驴”一路有说有笑地扬长而去。我仿佛窥到了他人生命中安宁且幸福的一瞬间,这对当时的我来说不是常有的事。

   · 作者简介 ·

   陈文怡:就读于伦敦艺术大学摄影专业,目前主要以摄影、影像、行为、装置为媒介进行创作,入围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

 

原创:陈文怡 

来源:大众摄影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嗨哥 发表于 2022-5-22 18:1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风景不错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22-5-22 20:17:59 来自: 中国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牛气冲天 发表于 2022-5-23 04:5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后老啦 发表于 2022-5-23 07:3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洋芋丝 发表于 2022-5-23 08:2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