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道光年间所著的《贵阳府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三板桥,自粮道巷蜿蜒而出,经由茴香坡,直至三浪坡,其右侧静卧着一口皂角井。”这段记载不仅勾勒出一幅古老街巷的景致,还悄然揭示了贵阳城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条街处于一片繁华之中,北起昔日三浪坡(今中山东路),南至昔日茴香坡(今醒狮路),全长约二百米,仅容行人与自行车通过。
如今提到汉湘街,或许很多贵阳人都是一头雾水,但一说三板桥,就恍然大悟了。
追溯至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有一条流经富水南路(也称福德街)到这条街道的排水沟,又脏又臭,还经常害人滑倒。
于是居民们在沟上架了三块木板,一座简易却实用的小桥应运而生;至光绪十年(1884年),这三块木板被升级为石板。
再后来,随着城市的建设,路面逐渐抬升,原本的水沟被路盖住,只留下“三板桥,过桥不见桥”的俗语流传。
道光年间的《贵阳府志》中记载:康熙年间,湖南客民在贵阳购置地基,建立湖南会馆,其范围直抵三板桥。
六十年代,大量湖南居民因战乱南迁至此定居,便更名为汉湘街,街名中的“湘”字,正是对湖南居民对祖籍的深深眷恋。
辛亥革命后,汉相祠改为达德女校,街道也一度以汉相祠为名;四十年代,此街再次更名为汉相路。
直至“**”期间,有人认为汉相路名带有封建色彩,且居住于此的湖南籍居民较多,于是将“相”字加上三点水,正式更名为汉湘街。
1948年至解放初期,汉湘街有许多人以制作草鞋为生,尤其麻耳草鞋,是响当当的精品。
他们制作的草鞋采用惠水坚马三巢的梗稻草(米心草)制成,配以青麻、棉线,耐磨、轻便、舒适。过往贵阳的行商小贩、少数民族,甚至军队、外国人...都常慕名而来,“草鞋街”的名号就这么传扬出去。
据传,达摩祖师和刘备都是打草鞋出身。所以草鞋街的居民家中多供奉达摩祖师和刘备的神像,以求生意兴隆。
遗憾的是,如今汉湘街最后一位会打草鞋的手艺人也已经74岁高龄,四五十年没打过草鞋,这门手艺已经失传了,但那份勤劳简朴的精神,依旧值得人们铭记。
汉湘街,也因与达德学校的不解之缘,被赋予了更深的历史意义 。
(1879-1946)
贵州安顺幺铺人,是我国近代教育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自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黄齐生等进步人士在此创办贵阳算学馆,达德学校便在此萌芽,并逐步发展成为贵州近代教育的发源地。
辛亥革命后,供奉着汉朝**曹参、萧何的汉相祠改为达德女校,后扩大为达德学校,设中学、女中部,成为省内著名的私立学府。
达德学校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著称,更因黄齐生的革命思想而声名远扬。学校以“智、仁、勇”为校旨,培养了一批批敢于破旧图新的进步师生,成为贵阳**斗争的阵地。
从护国运动到**运动,再到抗日救亡运动,达德学校的师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汉湘街充满了历史韵味,独特的青砖房、屋檐、相连的院坝,以及天井、石阶、镂空木雕窗户等元素,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里街面不宽,却四通八达,是每个外卖小哥送单抄近路的必经之地。
汉湘街也曾是贵阳小吃的聚集地。
有名的素粉、路口糯米饭、包子、油炸汤圆、小馅饼、鸡肉饼、罐罐鸡等美食,让人至今想起还口水直流。
贵阳“梅老奶”素粉就是在这里发家,她家当年凭借独特的秘制油辣椒和自创调料,俘获了许多贵阳人的“**嘴巴”。后来“梅老奶”离世,由她的大女儿在南明区政务服务中心楼下经营。
汉湘街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方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天井式合院式建筑为主,体现了中原儒家文化和吴楚文化的熏陶。
然而,随着日军对贵阳的轰炸,这些古老的建筑大多毁于一旦。
去年一家位于汉湘街的特色咖啡店在网上火了,仅18岁的老板,将危木房改造得别具匠心,店内的一面墙,竟是112年前达德女校或汉相祠的残墙,实属难得。
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汉湘街,许多老居民已经搬走,留下的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和老年人。
不少房屋已经贴上了“危房,请勿靠近”的标志,显露出破败之态。同时,由于拆迁款、拆迁房等多方面问题难以解决,汉湘街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如今,汉湘街的居民多以经商为生,2008年就规划棚改,如今17年过去了,仍旧没有音讯。而且这里房屋权属复杂,改造或改建面临诸多困难,使得这条老街的发展滞留不前。
未来,或许汉湘街将继续面临挑战与变迁,但还是希望这条老街能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故事。